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
相关文章
- 发布者:小宁 阅读次数:592发布时间:2022/3/30 15:39:16 在饮品的深度调整与消费升级的驱动下,饮品领域充斥着革新,同时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参与品牌也逐渐增2025-07-29
- 冬季儿童呼吸道疾病多发,其中流感病毒是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如何区分流感和普通感冒?流感典型症状有哪些,一般病程多长?哪些儿童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今天,我们就家长朋友们最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流感有哪些典2025-07-29
- 在16日举行的第三届链博会贸促智库交流活动暨全球供应链报告与指数发布会上,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萍说,技术创新对全球供应链的驱动作用越发显著,增强现实、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不断发展成熟,碳捕集与封2025-07-29
名流品牌双旦快闪活动完美收官 点亮魔都冬日绮梦【两性&情感】风尚中国网
在 12.20 - 21 这两天,名流品牌带着独有的热情与创意,奔涌在上海的街头巷尾,一场圣诞狂欢风暴就此席卷而来,宛如冬日里最炽热的烟火,刹那间点亮魔都,将圣诞节日氛围推向了极致,给这座城市留下了炽2025-07-29厦门湖明路一饭店排烟管藏身绿化带 油烟直往外喷 路人也被熏到
▲油烟管道隐藏在绿化带里。海峡网讯文/图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行人走在马路边,竟被油烟熏了一脸。湖明路上,几家餐饮店的排烟管道穿过绿化带,连通到马路上,每到吃饭时间,油烟都会熏到过路行人。近日,本报读2025-07-29-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泉州调查队了解到,6月份提振消费政策持续显效,泉州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水平同比上涨1.1%,较全省高1.1个百分点,较全国高1.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7%,2025-07-29
最新评论